西安大唐不夜城惊现“拍照刺客”:合影后强索费,景区联合执法整治
西安大唐不夜城惊现“拍照刺客”:合影后强索费,景区联合执法整治
“本以为是一场盛唐风情的沉浸式体验,没想到被‘拍照刺客’截了胡。”2025年8月17日晚,游客李女士带着女儿在西安大唐不夜城游玩时,遭遇了一场闹心的“合影陷阱”:一名身着黑金服饰、戴着神秘面具的“铜人”主动上前与孩子互动拍照,待三张照片拍完,对方突然掏出微信收款码,索要25元费用。这一事件经网络曝光后,迅速引发公众对景区消费乱象的关注。
“互动”变“收费”:游客直呼“被欺骗”
据李女士描述,当晚她和女儿在景区步行街漫步时,一名装扮成唐代铜人的游商突然凑近,摆出亲昵姿势与孩子合影。“他戴着面具,衣服很有地方特色,我们以为是景区安排的互动节目,孩子也特别开心。”然而,当李女士准备继续游览时,对方却拦住她们,亮出收款码要求支付25元。面对突如其来的收费要求,李女士感到被欺骗:“如果提前告知收费,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不拍,但这种先斩后奏的方式太恶劣了。”
评论区中,多名网友表示曾在大唐不夜城遭遇类似情况。有游客称,曾被扮成“孙悟空”的游商拉住合影,拍完后对方掏出写有“20元/张”的纸板;还有人反映,部分游商冒充聋哑人,通过比划手势诱导游客拍照,事后强行收费。这些“拍照刺客”的共同特点是:装扮具有迷惑性、专挑带孩子的游客下手、收费前不主动告知。
景区回应:游商违规,联合城管加强整治
8月18日,大唐不夜城管理方回应称,景区内确实存在游商扮成铜人、孙悟空等形象拉人拍照并收费的现象,但此类行为未经景区许可,属于违规兜售。工作人员表示:“我们从未安排人员提供此类收费拍照服务,正规服务都会明码标价并提前告知游客。”
针对游客投诉,景区已采取多项措施:
- 每日巡查清理:管理方每天安排工作人员对游商进行清理和管控,重点打击强行拉客、隐形收费等行为;
- 联合执法行动:已向城管部门反馈问题,目前每晚均有执法人员在景区执勤,对违规游商进行驱离;
- 畅通投诉渠道:游客若遇到类似情况,可直接向景区管理方或拨打12345市民热线反馈,执法人员将第一时间到场处理。
然而,景区开放式的布局和暑期日均25万人次的客流量,给治理带来挑战。部分游商被驱离后会短暂躲藏,待执法人员离开后再次返回,导致“拍照陷阱”屡禁不止。
消费陷阱频发:景区治理需“疏堵结合”
这并非大唐不夜城首次因消费乱象引发争议。此前,景区曾因“唐装租赁价格不透明”“餐饮摊位缺斤短两”等问题被游客吐槽。此次“拍照刺客”事件,再次暴露出开放式景区在管理中的痛点。
专家指出,治理此类乱象需“疏堵结合”:
- 堵漏洞:景区应联合公安、城管等部门建立长效执法机制,通过人脸识别、监控追踪等技术手段,对违规游商进行动态监管;
- 疏需求:可引入正规文化体验项目,如设置免费互动拍照区、推出平价特色摄影服务,满足游客对盛唐文化的体验需求;
- 强宣传:在景区入口、步道等位置设置警示牌,提醒游客警惕“拍照刺客”,同时通过官方渠道公布正规服务价格,避免信息不对称。
游客提醒:提高警惕,保留证据维权
目前,大唐不夜城管理方已向上级部门提交整治报告,承诺将加大巡查力度,并探索通过信用惩戒、行业禁入等措施震慑违规游商。景区工作人员提醒游客:“若遇到强行收费或消费纠纷,请立即联系现场执法人员,并保留照片、视频等证据,以便后续维权。”
这起事件也为全国景区敲响警钟:在文旅消费升级的背景下,游客对体验感的要求日益提高,景区若想实现“流量变现”,必须先守住诚信经营的底线。毕竟,一次被“刺”的消费体验,足以让游客对一座城市的好感归零。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